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农副产品加工 茶园茶蚜的防治方法

茶园茶蚜的防治方法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养殖致富研究部 有202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蚜又称茶二叉蚜、可可蚜,俗称蜜虫、腻虫、油虫。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山东等省(自治区),国外分布于印度、日本等国。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咖啡、可可、无花果等植物。

1、形态特征:

有翅成蚜体长约2.0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触角第三节至第五节依次渐短,第三节上一般有5~6个感觉圈排成一列;前翅中脉二分叉,腹部背侧有4对黑斑,腹管短于触角第四节,而长于尾片,基部有网纹。有翅若蚜棕褐色,触角第三至第五节几乎等长,感觉圈不明显,翅芽乳白色。

无翅成蚜近卵圆形,稍肥大,棕褐色,体表多细密淡黄色横列网纹;触角黑色,第三节上无感觉圈,第三至第五节依次渐短。无翅若蚜浅棕色或淡黄色。

卵长椭圆形,一端稍细,漆黑色而有光泽。

2、习性及规律:

茶蚜在安徽一带茶区一年发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在华南则多以无翅蚜越冬,甚至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以卵越冬的,在早春2月下旬当日平均气温持续在4℃以上时,越冬卵开始孵化,3月上中旬可达到孵化高峰,经连续孤雌生殖,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出现为害高峰,此后随气温升高而虫口骤落,直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虫口又复回升,出现第二次为害高峰,并随气温下降,出现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产卵高峰期一般在11月上中旬。

茶蚜趋嫩性强,聚集于新梢叶背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以芽下先进、二叶上的虫量最大。早春虫口以茶丛中下部嫩叶上较多,春暖后以蓬面芽叶上居多,炎夏虫口锐减,秋季又复蓬面。

茶蚜的繁殖速率快,繁殖能力强,在适宜条件下,完成一代只需5~7天,一头无翅雌蚜一生可繁殖子代35~45头。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