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乌参养殖技术 新鳖越冬防“杀手”

新鳖越冬防“杀手”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08人浏览 日期:2025-07-0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142 冬末春初,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越冬池的亲鳖开始苏醒,但由于越冬期饲养管理不当等诸多原因,往往出现大面积死亡,必须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体质衰竭引发的死亡。鳖经过越冬后,由于营养大量消耗,早春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必须加强投饲,才能提高抗病力,减少死亡。冬眠苏醒后要多投喂些动物内脏和鲜螺、蚌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每天投喂量不得少于鳖体重的15%,尽快补充营养消耗,避免越冬后期的死亡高潮,这是控制亲鳖死亡的关键措施之一。
  
  2、鳖病侵害引起的死亡。鳖刚苏醒时由于体质极差,最易遭遇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的侵害,患红底板病的病鳖底板红肿,脖子粗大,拒食懒动,解剖肝脏呈土黄色,肠内无食物,腹腔有血水。患红脖子病的病鳖脖子伸长不能缩回,腹部出现红色斑点,咽喉部肿胀,重者口鼻出血,眼睛浑浊发白。对越冬后的鳖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往往引起大量流行死亡。对新购亲鳖,下塘前除池塘按每立方米用20―30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外,亲鳖本身也要用10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液或25克/升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药浴消毒后再投放入池。对已发病的亲鳖,可因地制宜选择鳖泰ii号或土霉素或氯霉素或磺胺类药,适量搭配维生素e,拌混在饵料中投喂治疗,6天为一个疗程,每100千克亲鳖先进天用药200克,第2―6天减半,一般仅1个疗程就可控制病势蔓延。对未发病池,可减半剂量用药进行预防,效果更佳。
  
  3、钻泥鱼类引起的死亡。不少养鳖户为利用喂鳖后的残饵和水体空间,习惯在养鳖池中混养其它鱼类,包括有钻泥习性的鲤、鲫鱼等。这些鱼类平时与鳖争食,在鳖冬眠期内,又因其钻泥习性使鳖不能安静冬眠,过多消耗体力和营养而引起死亡。因此,鳖池中只能放养少量鲢、鳙等肥水性鱼类,千万不能放养有钻泥习性的鲤、鲫鱼类。
  
  4、水质恶化引起的死亡。亲鳖越冬苏醒后,由于投喂饵料等原因,会使水质逐步恶化、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疫病流行死亡。因此,当水温达到15―18℃以上或水质明显变坏时,要进行大换水一次,平时每周适当换注一定新水。随着气温升高至25℃以上时,每月需对鳖池泼洒生石灰清塘消毒一次,适宜浓度为20―30克/立方米。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