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乌参养殖技术 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区分

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区分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08人浏览 日期:2025-07-0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85 中华鳖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地,这些地区为古代中原一带,中国亦称中原、中华,故得名中华鳖。中华鳖有其固有特征:

一、外部形态中华鳖扁平,呈椭圆形,体表覆盖有柔软的革质皮肤,有背、腹二甲。背甲中央凸起,周缘内凹,两侧具有厚实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腹甲较少,发育不完整,背部和腹甲之间有韧带相连。头部有很多黑色细纹,鳖头的前端呈三角形,吻长而突出,中央隔开的外鼻孔在吻的前端。眼小,生于头的两侧,视觉不发达。口宽,上下颚有角质齿板,可压碎坚硬的螺、蚌类。四肢偏平且短,前后各有5趾,内侧3趾有锐利如钩的爪,趾间有发达的蹼膜,既适于陆地爬行,又善于水路游泳。尾呈扁锥形,背面暗绿色或褐色,随栖息环境而异。腹面一般呈乳白色或略带微红,个别有黄点。

二、摄食特点中华鳖是以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自然界的鳖以小鱼、小虾、蚯蚓、螺、蚌类以及动物内脏等为取食对象,少量的水生植物嫩茎和蔬菜、瓜、果是辅助食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养鳖专用饲料。

三、生理特性中华鳖有冬眠的特点。它是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体温的高低直接涉及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程度。它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8℃~32℃。水温降至20℃时进入冬眠,冬眠一般在水深2米~3米左右的水底沙泥中度过。当鳖选好越冬场所时,使用四肢旋转身躯,使全身进入沙中。入泥深度随着体型的大小而异,最深不会超过30厘米。鳖冬眠期间,不吃不动,呈假死状态,依靠咽喉部的鳃状组织吸取水中的溶解氧,以维持冬眠期最低微的生命活动。此外在盛夏水温超过35℃时,鳖亦有伏暑现象,常群居于阴凉处或深水中。

四、种质资源几千年来,中华鳖主要衍生在长江、黄河流域。特别是湖南洞庭湖和浙江一带。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中华鳖的生长。这两个地区河流湖泊多,且春夏秋冬季节明朗,较适合中华鳖春苏、夏产、秋休、冬眠的生理特点。人们曾称这里是中华鳖之乡。

中华鳖和泰鳖相比较而言,内地中华鳖苗腹甲表面没有黑点,而中国台湾及泰国等地鳖苗腹甲表面呈蓝黑色的斑点;内地中华鳖苗“裙边”稍宽,而中国台湾及泰国等地鳖苗“裙边”稍窄。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