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乌参养殖技术 鳖白底板病

鳖白底板病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10人浏览 日期:2025-07-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88 白底板病是自1996年来出现的疑难鳖病,是目前对鳖的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较高、治疗难度最大的鳖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致全部死亡。目前,该病病原争议较大,已见报道的病原有:①细菌: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变形杆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②病毒:球形病毒直径80nm,③交叉感染: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笔者认为,根据治疗时添加维生素,效果特别明显的结果分析,可能是由于鳖的饲料营养中缺乏维生素,使得鳖的免疫力下降如缺Vc、Ve可致机体贫血、细胞色素减退,使得鳖的免疫力下降,为病毒感染打开大门,继发细菌感染,致病微生物共同作用破坏鳖的内脏器官,造成内出血,引起严重贫血而窒息死亡。今年广东省一养殖场今年饲养的成鳖,除1个池子长期投喂鲜鱼外,其余8个喂配合饲料的鳖池全部暴发白底板病,充分证明了不合格的饲料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白底板病的典型症状为体表完好无损、底板呈纸白色、肌、肠、胃失血苍白,肠内有凝血团块,肝脏肿大呈土黄色。

治疗措施:全池泼洒2―3ppm的二氧化氯,4天1次;同时每100千克鳖每天内服吗啉胍10克,氟哌酸6克,或者氯霉素6克,或卡那霉素2000万单位,并用维生素C5克、维生素E8克、维生素K3300毫克拌饵投喂,连用15―20天。用药后1星期死亡速降,10天可停止死亡,15―20天症状消失。预防措施:冬季干塘要清塘消毒;投喂鱼或动物内脏,配合饲料要求营养全面。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