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养蟹技术 河蟹长毛现象的防治

河蟹长毛现象的防治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06人浏览 日期:2025-07-0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养殖河蟹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在头胸甲和腹肢上长出毛状物,使蟹的表面很不干净,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呼吸困难,螯足不夹人,甚至不能脱壳而死。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河蟹患病所造成,一定要及早防治,防治得越早,效果会越好,可避免造成损失。河蟹患哪些病会出现长毛现象及如何防治呢?

  一是水霉病。水霉菌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可使蟹身上产生毛状物。发病原因与蟹池水质过肥,不清新,注水量少及蟹体受到机械损伤等有关。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333克二氯海因,兑水全池泼洒。

  二是固着类纤毛虫病。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或附着在河蟹的背壳、步足以及鳃上,形成绒毛状。发病原因是蟹池水质过肥或长期不换池水。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可用500克纤虫净或杀虫净等杀虫剂兑水全池泼洒。

  三是丝状藻病。丝状藻菌附着在河蟹体表,使河蟹体表着生较长的绿色丝状绒毛,绒毛弯曲无规律。发病原因与水质过肥,pH值小于7.5,池中长有青苔等有关。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用15千克~20千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以提高pH值;并用螯合铜500克兑水全池泼洒,或用杀青苔200克拌土全池撒施,8小时后再部分换水。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