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养蟹技术 河蟹土池育苗应注意的问题

河蟹土池育苗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13人浏览 日期:2025-07-0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土池培育出的蟹苗具有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等特点,形成了质量上的优势,随着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认为土池培育河蟹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亲蟹的选择和运输

选择亲蟹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要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无病害的亲蟹;②雌蟹规格应在80~100克,雄蟹规格应在125克左右,另外选择亲蟹时雌雄不能在同一地点选育,必须在不同地点选好种,这样避免近亲杂交繁殖。较佳运输温度应在10℃左右,运输时间较好在两个小时之内。最后经消毒后入亲蟹池雌、雄分开暂养,经过7~15天的育肥,再进行交尾,这样亲蟹抱卵量大,成熟率高,抗病力强。

二、育苗池的清淤

育苗池的清淤是河蟹土池育苗每年必须做的一项基础工程,清淤不但要做,而且必须彻底,先用挖掘机把淤泥彻底清除,然后再用推土机碾平,曝晒,这样能够彻底把池塘中的淤泥清除掉,减少细菌、寄生虫等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育苗生产。

三、育苗池水的过滤消毒

正常情况下种蟹在南方4月15日左右排幼,要在排幼前15天左右,从海里抽取无污染的天然海水,严格过滤后注入育苗池。过滤方法是:首先沙滤,再依次用20目、60目、100目筛绢网三层过滤,用以严防敌害生物、杂鱼虾及其受精卵混入育苗池中,确保育苗用水的清洁。

育苗池水的消毒主要目的是杀灭水中的有害生物病菌、寄生虫,并借药物调节海水的pH等生化指标,可供选择的药物必须对河蟹幼体的生长发育无任何毒副作用,必须符合河蟹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一般常用的消毒剂是漂白粉(含有效氯30%以上)。在布苗前7~10天用30~50克/立方米漂白粉和100~150千克/亩生石灰全池泼洒,用1克/立方米敌百虫溶液杀灭沙蚕幼体等敌害生物,具体的用药量应根据水中的敌害生物多少,相应地酌情处理。

四、饵料

在河蟹生态育苗中,育苗水体中单细胞藻类的多少,也是影响出苗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在水体消毒后,育苗前两天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钙2克/立方米以繁殖单细胞藻类,如单胞藻不足可以接种小球藻、硅藻,使单细胞藻类浓度在育苗时达到1万个/毫升。在育苗用水单细胞藻类达到一定浓度时进苗,布苗后主要投喂活体轮虫,这几年轮虫的获得是土池大面积培育的关键。轮虫的投喂量主要根据育苗水体中河蟹幼体的密度大小决定。一般前期投喂量少,在蚤状幼体2~3期,每亩池塘每天投喂轮虫2.5千克,在蚤状幼体4期增加到5千克,蚤状幼体5期为7.5千克。在后期活体轮虫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冻品轮虫补充,但每次一定不能多投,要少量多次投喂。

五、大眼幼体的起捕时间

大眼幼体从池塘里捞出的时间早晚直接影响到以后淡化苗的质量,起捕时间早了苗体娇嫩,伤亡较大,起捕晚了苗体己接近变态,有下沉的可能,影响到苗的产量,所以捞苗的时间早晚必须掌握好。笔者认为,在育苗前期,温度较低,5期蚤状幼体全部变成大眼幼体后4~5天起捕;后期温度较高,捞苗时间应在变态后3~4天进行。

总之,河蟹土池育苗高产的潜力很大,在近几年蟹苗质量和价格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只有在育苗技术不断更新和降低育苗成本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河蟹生态育苗的高产、稳产、高效。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