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养蟹技术 河蟹的人工育苗养殖技术

河蟹的人工育苗养殖技术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11人浏览 日期:2025-07-0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河蟹人工育苗是河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只有这一环节抓好了,才能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蟹苗,为整个养殖过程打下基础。

  一、育苗前期准备工作

  1.育苗池洗刷消毒:在幼体排放前的3天~5天,应对育苗池进行彻底洗刷消毒,新建的育苗池还应提前1个月进行浸泡。每立方米用“氯王”100克全池泼洒进行消毒,再用消毒过的海水冲洗干净备用。

  2.注水:待余氯毒性消失后,即可将消毒过的海水,过滤注入使用。

  3.活饵料培养:河蟹状幼体、大眼幼体均系杂食性,尤喜活性饵料,做好河蟹开口饵料的培育极为关键。①植物性活饵料河蟹育苗生产中常用的植物性活饵料有三角褐指藻、扁藻、小球藻等单细胞藻类,其中尤以小球藻为较好,但小球藻培养需较多的人力、物力且不易培养。为解决这一难题,“猗阳”公司选用国外优良藻种,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以先进的培养方法,生产出品质纯真的天然小球藻粉和浓缩小球藻液,解决了育苗过程中的开口饵料问题。这种浓缩小球藻液可直接投入育苗池,也可进行接种扩大培养。投喂后证实可促进状幼体的生长发育,明显提高成活率。②动物性饵料河蟹在状幼体和大眼幼体期喜食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可人工孵化丰年虫卵培育成幼体投喂。但丰年虫卵是后期状幼体感染聚缩虫病的主要途径,为切断这一传播途径,可先用“蟹安2号”进行消毒、杀菌,杀灭聚缩虫体。

  二、状幼体的培育

  状幼体培育包括人工投饵、调控水温水质、充气增氧和强化管理、防治病虫害环节等。各期状体的蜕皮发育都对环境和饵料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一期阶段,因属被动摄食,所以应使育苗池中投喂的饵料颗粒密度始终保持在每毫升10万个以上。同时,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三、蟹苗淡化和出池

  当状幼体全部成为大眼幼体之后即可淡化出池,可向育苗池中逐步加入经“氯宝”消毒过的淡水,淡化时间约为4天~5天。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