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蜻蜓养殖技术 白线养殖 白鹇的养殖技术

白线养殖 白鹇的养殖技术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养殖致富研究部 有219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7-06-28 15:02 作者:阿朵  来源:先进农经 
  白鹇是我国的保护动物,是很珍贵的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像这种珍贵的珍禽是都可以养殖呢?那么就随着小编来看看白鹇的养殖技术吧。
图:白鹇
  白鹇的形态特征
  雄鸟:头上羽冠及下体蓝黑色,脸裸露,赤红色,上体和两翅白色,自后颈或上背起密布近似“V”字形的黑纹,头上具有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黑色羽冠,并披于头后,脸部裸出,呈鲜红色,整个下体都是乌黑色,上体和身体后面长长的尾羽,都是洁白的衬底上密布着细细的“V”字形黑纹,尤为别致的是尾羽上的黑纹越向后越小,逐渐消失。
  雌鸟:雌鸟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羽冠褐色,先端黑褐色,脸裸出部小,赤红色。背羽干较淡,边缘较深,飞羽棕褐色,次级飞羽外翈缀有黑色斑点,中央尾羽棕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满布以白色波状斑。下体亦为棕褐或橄榄褐色,胸以后微缀黑色虫蠹状斑,尾下覆羽黑褐色而具白斑。
  白鹇的生活习性
  群居:白鹇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集群个体多达16~17只。由一只强壮的雄鸟和若干成年雌鸟、不太强壮或年龄不大的雄鸟以及幼鸟组成,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关系。每当春季繁殖期之前,总会有发生激烈的争斗。
  食性:白鹇为杂食性,主要以椎栗、悬钩子、百香果等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种子,以及根和苔藓等为食,其中最常吃的是南亚锥栗的坚果、崖豆、蕨叶、芭蕉芋等植物。也吃金针虫、蝗虫蚂蚁蚯蚓、鳞翅目昆虫和幼虫、甲虫、蚂蚁、蜗等动物性食物。
  繁殖:白鹇繁殖期4~5月,每窝产卵4~8枚,卵淡至棕褐色、被有白色石灰质斑点,通常每隔1日产1枚卵,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24~25天。雏鸟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
  白鹇是我过的二级保护动物,因此保护动物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白鹇还具有相关的文化清朝更把白鹇作为为五品官服的图案。关于白鹇的养殖就先降到这里了,希望此文可以帮助到你。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致富经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