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水蛭养殖技术 池塘水色成因、作用及调节措施

池塘水色成因、作用及调节措施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08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水色:就是水体吸收可见光后散射出来的颜色。水色成因:水体中大量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悬浮颗粒,以及池底色彩反射水色:就是水体吸收可见光后散射出来的颜色。 水色成因:水体中大量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悬浮颗粒,以及池底色彩反射共同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与悬浮颗粒有时候也起主导作用,如白浊水、黄泥水等。 水色作用: 1. 可表观给我们判断水质好坏提供依据,比如藻相、藻类的新老程度。 2. 增加溶解氧,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 3. 遮光,为底栖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减少鱼虾应激,阻止光线直达池塘底部,抑制底栖藻类的生长,(青苔,泥皮)。 4. 延缓水温的升降,具有一定水色的养殖池蓄热能力比清水强,而散热的速度又比清水慢,有利于鱼虾的生长,在春冬季节能延缓水温下降速度。 调节措施: 1. 培藻,通过施肥,把有益藻类培育起来。 2. 抑制繁殖,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抑制藻类过量繁殖,利用灭藻剂对老化或有害藻类进行杀灭,提高水体透明度。 3. 换水,通过换水延缓及防止水质老化,改变水体透明度。 4. 保藻,通过向水体中补充相应的营养盐来维持现有的藻相与透明度。 5. 净水,若水中悬浮物过多可通过吸附净化作用来提高水体透明度。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