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去过西藏,但是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踏上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位曾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过的同学给我看了一些她拍摄的有关西藏风光的照片。照片上,西藏的天空瓦蓝瓦蓝的,洗练而纯净,令人心旷神怡。在蓝天白云下,布达拉宫是那样的华丽和壮观。而同学所在的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离布达拉宫又非常的近,随时可欣赏到布达拉宫的胜景,这让我好生羡慕。
记得同学当时还对我说:“以后有时间到西藏,一定要来找我啊,我带你好好转一转,感受一下世界上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的纯净和美!”对于同学这份诚挚的邀请,我一直铭记在心。
后来,一个画家朋友到《国家地理》杂志工作,有机会出差到西藏。当问及他对西藏的感受时,他感慨地说:“西藏的天空真是太纯净了!许多内地人到西藏都会有高原反应,而我却没有感到不舒服。看来我跟西藏的缘分不浅啊!”
随后不久,这位朋友又多次进藏,还带回许多有着藏民族文化印记的物品,有唐卡、佛像、藏毯、手工艺品,还有洁白的哈达……再后来,他告诉我,他皈依了,成为藏传佛教中的弟子。
对于朋友信仰的转变和对上师的无比尊敬,我没有过多的惊异。我想,这完全属于私人的范畴,身为尘世中人,有信仰总比没信仰要好,至少精神上会获得安慰和满足。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需要对西藏文化,以及与青藏高原密切相关的藏獒文化有所了解。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了一张注明“天路阳光”的图片。图片上,一位手戴厚木板的中年藏族男子双手合十,双目紧闭,神态虔诚而安详,似乎在祈祷。在他的额头沾满了一层厚厚的泥土,衣衫看上去也是脏兮兮的。不可否认,这是朝圣者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但是从神情上看,他毫不在意。
在这位中年朝圣者的周围,还有着数不清的朝圣者,他们或站起、或匍匐、或叩拜,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他们似乎是在飞扬的尘土中,在起仆间,在人世间,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心灵洗炼,不知疲倦。整个画面上散溢着安详的气息与氛围。
面对这张图片,我凝视了许久,朝圣者的表现让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让我感到了不可思议,我惊骇于他们的虔诚与执着,因为我自知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也无法理解,对于“佛”的恭敬,是否必须用“五体投地”这一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予以表现。
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坚守着同样的信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经历严寒与酷暑,经受饥饿与劳累,为了心中的信仰,在朝拜的路上不断超越身体极限,向着朝圣地执着前行。对于他们,我的内心充满了极其敬佩之情。
“天路阳光”,一幅关于西藏朝圣者的动人画卷,一个开启审视和思考生命与信仰的心灵之匙。它,让我领略到凌驾于生命之上的信仰的力量!
【责任编辑 陈秀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