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藏族先民们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中,狗是藏族先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它不仅可以为主人提供必要的食物来源,而且日夜忠诚地为主人警戒,保护家畜和主人的安全。在以狩猎和游牧为主的藏民族中,狗是他们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以忠诚和勇猛无畏赢得了藏族人民的喜爱与崇敬。
藏民族犬崇拜的源起与发展
对狗进入藏民族生活中的源渊,在史料中有一些零散的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在北方有一个古代民族名为“犬戎”。通过史学家的考证,“犬”是“戎”人的崇拜物。后来,由于戎人部分融入了藏民族之中,于是藏民族逐渐地接受了戎人的犬崇拜。
在藏区,狗在藏族人民心目中占有着一定的地位。每个去过藏区的人,都会感受到狗与藏族人民的那种和谐友好的关系。在草原、街道以及藏民的家中,到处都有狗的身影。它们悠闲地在藏区的各个角落散步,没有人会去打搅它们。
虽然狗是藏民族最早驯养的动物,但藏族人流传下来的习规是禁吃狗肉,更不能随意杀狗。对吃狗肉这样的事情,在藏族社会中被视为是不可理喻和难以理解。在现今的西藏林芝和安多地区,在藏历新年或收获季节,家家都要把盛满肉食、面食的大盆端出来让狗首先享用,这是一种极具藏民族特色的习俗。从中可见藏族人民对狗多么得喜爱与崇敬。
关于犬的故事传说
在藏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狗的动人故事,其中就有流行于西藏藏区的《阿初王子的故事》《幸福是狗的恩典》和安多地区的《青稞与狗的故事》等。这些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反映了狗对藏族人民的大恩大德,体现出藏族人对狗的深厚感情。
《青稞与狗的故事》讲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青藏高原,藏族先民还没有种植粮食,人们只能靠游牧和狩猎等方式生活,这种不稳定的生活方式再加上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常常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神看到这种情形后,便派狗去遥远的另一个世界去寻找种子。狗不畏千辛万苦,终于有一天,它叼着青稞穗子回到了藏区。从此,藏族人民逐渐地过上了幸福生活
《阿初王子的故事》则讲述了阿初王子为了救人民脱离于饥苦,他意志坚定,排除万难,终于从蛇王的手中得到了种子。但不幸的是,他不慎中了蛇王的计,变成了一只狗。但是阿初王子为了让藏族人民早点过上好日子,他执着地将种子叼回来了。从此,人民通过辛勤的劳作,吃上了香甜的糌粑。而勇敢的阿初王子也得到了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
《幸福是狗的恩典》讲述的是人民在得到谷物,免于饥寒的困扰,过上幸福的生活之后,就奢侈地把糌粑当作玩具玩。神看到这种情形后非常生气,盛怒之下,他就把青稞穗子逐一地削去了。在传说中,起初的青稞有九个穗子。就在神要削到最后一个穗子时,狗突然大叫一声:“留下我的一份!”听到狗的叫声,神才停住手,留下了一个穗子。因此,藏族人民才继续有粮食吃。
狗叼种子的故事,反映了藏族先民们对谷物种植伊始的一种混沌认识,但从中却体现出藏族的祖祖辈辈对狗的无比崇敬之心,体现了藏民族对犬的朴素信仰与崇拜。
神獒犬报仇的神话
藏民族与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蒙昧的原始阶段,低下的生产力,残酷的自然环境,使他们对自然界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和神秘感。
在《敦煌古藏文文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止贡赞普年幼之际为罗阿本达孜所害,其尸骸置于有盖能启的缺匣之中,抛于藏布江中。后哈本湖西岸及那襄氏赞雄甲二人将宇宙大神之神獒犬温苏牙扎及襄氏苏则马江、温古等毛上涂以毒物,越过险峻高岩,无草荒山,命上述犬类占进攻敌人是凶是吉,占之吉。于是直趋娘若香波之侧畔,将毛上涂有毒物的神犬遣放到罗阿本达孜近旁。达孜一见大喜,以手抚犬毛连呼:“好犬,好犬!”犬毛上的毒遂浸到了达孜之手上,罗阿本乃毙命,得以报仇雪恨。”
几千年来,藏族人民出于对狗的这种敬仰和深厚的感情,赋予了它神奇无比的力量,以显示其崇拜对象的神圣,并成为一种民族特色浓郁的习俗,深深地扎根于青藏高原这一孕育神奇的土地上。
【责任编辑 陈秀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