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养鱼技术 锦鲤疱疹病毒

锦鲤疱疹病毒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21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锦鲤疱疹病毒又称为鲤疱疹病毒3型(CYHV-3),最初从以色列和美国的锦鲤中分离出来,通过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分析,定义为KHV。该病毒导致典型的肾脏出血红肿和腮坏死病变的临床症状,亦被称为鲤鱼间质性肾炎和腮坏死病毒。

CYHV-3传染性高,感染鱼类品种广泛,但仅诱发鲤鱼和锦鲤产生疾病,锦鲤和金鱼的杂交种以及锦鲤和鲫鱼的杂交种也都能被感染,死亡率分别为35%和90%。鲤鱼与金鱼的杂交种对CYHV-3敏感性不高,死亡率仅为5%。其他品种的水生动物感染后并无临床症状,仅携带病毒并成为传染源。随着集约化养殖和水产品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该病毒在全球广泛传播,给鲤鱼和锦鲤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CYHV-3能感染任何时期的鲫鱼,但1月~3月龄的鱼较成鱼更敏感;孵化3天的幼鱼不敏感无死亡,孵化13天以上的幼鱼接种CYHV-3后出现死亡。

一般被感染后病鱼会在2天~3天出现临床症状,6天~8天出现死亡。但临床症状和疾病进程因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主要临床症状为背鳍折叠;鳍基底部充血,皮肤黏液增加,皮肤出血溃烂,鳞片脱落鱼鳍糜烂;呼吸频率增加,呼吸困难;昏睡、游动不稳定,失去平衡等。

CYHV-3的传统减毒疫苗,即通过细胞传代培养和UV紫外照射制备的减毒疫苗在以色列已经商品化,通过含有减毒株的疫苗水浸泡接种锦鲤和鲫鱼。但在美国市场推出仅一年后就停止销售。这种疫苗减毒株的残留毒性限制了疫苗的推广使用,病毒衰减程度未知,可能存在回归毒性的情况。同时,目前也没有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重组减毒疫苗的上市。

随着对CYHV-3各方面研究的深入,科研工作者仍在不断开发抵抗病毒的新途径,研制有效、安全、方便的疫苗和治疗手段。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 同类技术

  相关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按分类浏览

排行榜

热点聚焦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