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养鱼技术 牙鲆”鲆优1号”养殖技术

牙鲆”鲆优1号”养殖技术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11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Img306923280.jpg

审定编号:GS-02-002-2010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

邮政编码:266071

联系人:陈松林联系电话:0532-85844606

电子邮箱:chensl@ysfri.ac.cn

特征特性:

该品种具有生长快、养殖成活率高的优点。经养殖对比,比普通牙鲆体重提高30%左右,养殖成活率提高20%左右。

该品种适宜在我国沿海进行工厂化、池塘和网箱养殖。

“鲆优

1号”的选育技术

2002年~2003年,建立了牙鲆鱼苗人工感染鳗弧菌及其抗病力测定方法,研制出抗病群体,感染后存活率提高了10%。

2007年~2008年,采用选育出的抗病群体与选育的日本群体、黄海野生群体交配,建立了93个家系和杂交组合,筛选出抗细菌病能力强、生长快的家系0750、0761、0768、0751和0719等,其感染后成活率较对照组提高了38.4%。不同杂交组合配合力分析表明,抗病群体和日本群体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发明了抗病家系相关MHC基因标记和特有的微卫星标记,用于家系选育。

2009年,采用2007年选育出的0750、0768和0719等家系,与引进后选育的韩国群体,发现0750等抗病家系与韩国群体交配的后代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良性状,被命名为牙鲆“鲆优1号”,其生长比对照快30%左右,养殖成活率提高20%左右。

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1.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

“鲆优1号”牙鲆亲鱼的培育和人工繁殖与普通牙鲆基本相似。亲鱼培育以投喂野杂鱼为主,在饵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营养剂有助于提高卵的质量,添加量为总投饵量1%~2%。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一般一天投喂2次~3次。亲鱼必须利用人工控光、控温、水流调控和饵料调控等手段,才能达到繁殖要求。生殖调控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鲆优1号”人工繁殖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受精卵的孵化与普通牙鲆相似。

2.幼鱼培育与中间育成

“鲆优1号”牙鲆新品种的幼鱼培育技术与普通牙鲆基本相似。牙鲆商品苗规格一般在8厘米~15厘米才可投放工厂化、网箱和池塘,因此,中间育成是牙鲆鱼苗出售前相当重要的过程。中间培育技术与普通牙鲆基本相似。

成鱼养殖技术和模式

“鲆优1号”牙鲆适宜在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江苏和福建等沿海地区进行养殖。

1.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水源主要有海水、地下海水等,养殖池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形状以圆形为较佳,池塘不应有死角,有利于水体循环。养殖池要求水循环交换良好,便于投饵、清池、大换水等操作管理,有利于鱼病防治。

鱼苗的放养时间为4月份~5月份,秋季为9月份。放养密度要根据水流、温度、饲料供给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全长10厘米~15厘米时,每平方米放养鱼苗150尾~200尾左右,20厘米~25厘米放养50尾~100尾,30厘米~35厘米放养40尾~50尾左右。

2.海水池塘养殖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地区的池塘,面积以5亩~10亩、池底以沙质和泥质为宜,池底平整。池塘日换水量应达到20%~30%,水深保持在1.5米~2.0米以上。池塘应配备机械进入和排水设施,以保证水源的充足供应和及时排水。

池塘水温在夏季不能超过26℃。养殖管理与饵料投喂方法与普通牙鲆相同。

3/南北接力养殖模式

山东沿海牙鲆育苗场在春天2月份~4月份进行“鲆优1号”牙鲆亲鱼的生殖调控和人工繁殖,大量获得‘鲆优1号“的受精卵,将受精卵空运至福建沿海育苗场进行孵化和育苗,经过3个月~5个月培育后,再将鱼苗运回山东近海网箱中养殖,经过4个多月的网箱养殖后,许多鱼就可以达到400克~500克的上市规格。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 同类技术

  相关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按分类浏览

排行榜

热点聚焦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