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养鱼技术 松浦镜鲤养殖技术

松浦镜鲤养殖技术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16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u=1500826232,1972731995&fm=21&gp=0.jpg

审定编号:GS01-001-2008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联系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松发街43号邮政编码:150070联系人:石连玉;李池陶联系电话:0451-84861319;13684634958E-mail:shilianyu@hrfri.ac.cn;lichitao@hrfri.ac.cn

特征特性:

松浦镜鲤体侧扁而高,体表无鳞或少鳞,侧线无鳞。二龄鱼生长速度和越冬成活率比选育前分别提高了45%和3.36%,3龄鱼和4龄鱼相对怀卵量比选育前分别提高了56.17%和88.17%。

适宜在全国各地池塘进行养殖。

养殖技术要点

1.亲鱼培育

越冬前培育:亲鱼产后应给予精料养殖,使其在越冬前贮存足够的脂肪,保证安全越冬及次年产前营养需要。

越冬后培育:春季待水温上升至10℃以上,投喂精饲料(蛋白为28%~32%),投喂量为体重的4%,注意保持良好水质及溶氧。

2.人工繁殖

亲鱼选择: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完整无伤、体型较好的个体。雌鱼3龄~6龄、体重2.5千克以上,雄鱼3龄~4龄、体重2千克以上。雌鱼体表光滑,腹部膨大,柔软而有弹性,泄殖孔稍凸,微红。雄鱼胸鳍、腹鳍有追星,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产卵:雌、雄鱼按1∶1放入产卵池,保持池内有水流波动。消毒好的鱼巢布置于离池边2米、水面下15厘米的位置,根据产卵情况及时更新。

鱼苗孵化:鱼巢放入孵化池后,水温在18℃~20℃,经4天~6天,可全部孵出。鱼苗平游后,及时投喂熟蛋黄悬液,一天3次,喂1天~2天可下塘或出售。

3、苗种培育

鱼苗培育池:鱼苗下塘前7-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清塘后每公顷(10000平方米)施发酵粪肥3000kg作基肥,培养轮虫作为鱼苗下塘饵料。

鱼苗放养:选择背风处下塘,水温差不超过3℃。放养密度为150万尾~225万尾/公顷。

饲养和分池:鱼苗下塘4天~5天后适时追肥,或泼洒豆浆。10天后可适量投喂微粒饵料。经20天~25天饲养,全长达3cm左右,可分池或出售。

夏花鱼种放养:南方地区每公顷放7.5万尾~9万尾,东北地区每公顷放4.5万尾~6万尾,可套养20%~25%鲢及10%~15%鳙。

鱼种饲养:投喂蛋白为30%以上颗粒饲料,应注意饲料粒径随鱼种生长发育调整,保证适口,投喂量为体重的5%~12%。采用四定原则进行养殖,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同时保证水质及供氧。

并塘越冬:在北方地区,当温度降至10℃以下,开始并塘越冬。越冬池冰下水深应在1.5米以上。越冬期应不间断进行溶氧、注水、扫雪,保证顺利越冬。

4、成鱼饲养

成鱼池面积以0.33公顷~1.33公顷为宜,水深在2米~2.5米,保证水源充足、水质好,放养鱼种前,应清整消毒。

每公顷约放鱼种1.2万尾,松浦镜鲤鱼种占总放养量的60%~70%。其余可套养鲢或鳙。投喂期间同样要满足四定原则,日投饵量占体重的5%左右,可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灵活决定投喂量。注意调节水质和及时增氧

5.水霉病症状及防治

症状:鱼卵消毒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易患此病。眼可见水霉菌丝包裹死卵,并形成卵块,造成大量死亡。水温较低时,鱼体受伤也易感染水霉;

防治:受精卵用浓度为1000毫克/升次甲基蓝浸泡15分钟,每天1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不要使鱼体受伤,发现受伤应立即用碘酒涂抹鱼体。

6.赤皮病症状及防治

症状: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染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体侧及腹部较为明显,各鳍基部或整条鳍充血,鳍条末端腐烂;

防治:防止捕捞、放养过程中鱼体受伤,放养时用5克~10克/立方米水体浓度的漂白粉浸洗30分钟左右。

7.车轮虫病症状及防治

症状:车轮虫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鳃等组织,刺激组织分泌过多黏液,影响呼吸。主要危害稚鱼和鱼种,感染后鱼体消瘦、发黑、游泳迟缓直至死亡;

防治:放鱼前,用生石灰对池塘彻底消毒。较好能用2%生理盐水对鱼体浸泡2分钟~10分钟消毒。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 同类技术

  相关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按分类浏览

排行榜

热点聚焦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