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养鱼技术 河鲈

河鲈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10人浏览 日期:2025-07-0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河鲈
《 中国渔业报 》( 2016年03月14日 03 版)
河鲈,隶属鲈形目,鲈科,鲈属,又称五彩斑鱼,赤鲈。因其体侧有5条较宽的横跨体背的斑带,俗称五道黑。

河鲈广泛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地区及亚洲北部冷温带,在我国仅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此鱼嫩味鲜,是欧亚北部冷温带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池塘准备

4月初,池塘冰融化后,将池水抽干,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500千克进行消毒,彻底杀灭野生杂鱼,晾晒待用。鱼苗下塘前8天~10天,加水并施放有机肥每亩80千克~100千克,用以培育浮游动物。之后,要随时注意观察水质变化,检查水中浮游动物繁殖情况,以便于适时放苗下塘。

鱼苗放养

放养鱼苗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健康无伤病。规格为2厘米~2.5厘米的鱼苗放养密度为每亩10000尾。

苗种驯化及投喂

鱼苗摄食浮游动物10天~15天左右,体长达到4厘米~5厘米左右时,可用野杂鱼做成的鱼糜进行驯化。驯化初期,将鱼糜与水按1:7左右的比例充分拌匀,选择在池塘的一个长边进行泼洒,泼洒面积尽量大,一次使用的鱼糜量按每亩0.5千克较合适,每天投喂4次,要定点泼洒。经过10天~15天定点驯化,部分鱼苗驯化成功,喂料时可以看到鱼苗集群抢食现象。这时,还可以进行人工配合饲料的驯化,把配合饲料与鱼糜混合,配合饲料的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10天~15天后可完全投喂配合饲料。

成鱼养殖

当河鲈达到12厘米~15厘米体长规格时,可以投喂切成小快的鱼肉,每天3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10%。8月份以后,每天投喂2次,之后逐渐减少投喂次数,直到停食。在整个饲养阶段应随时掌握鱼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饵料的投喂量和饵料规格,做到饵料适口。

日常管理

鱼苗下塘前,要求水体溶解氧在每升5毫克以上,中小型浮游动物达到高峰时即可放苗。鱼苗下塘后,每天增加水位10厘米~20厘米,将水位增加到1.5米。苗种培育阶段每隔1星期追加一次有机肥,按每亩30千克~50千克追加,以保证水中浮游动物数量。

投喂鱼糜或鱼块的池塘,可以放养一定比例的花白鲢鱼种来调节水质,每尾100克规格的鱼种放养密度为每亩15千克~20千克,鲢鳙比例为1:1。保持水质清爽,溶氧量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

鱼病防治

河鲈抗病能力较强,在养殖期间较少得病,在气温较高的7月份~8月份,可在饵料中添加大素预防肠炎等疾病。另外,要定期用1ppm漂白粉进行水体消毒。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河鲈

>> 同类技术

  相关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按分类浏览

排行榜

热点聚焦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