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养鱼技术 人工养殖鳄鱼疾病防治技术

人工养殖鳄鱼疾病防治技术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29人浏览 日期:2025-07-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人工养殖鳄鱼疾病防治技术

由于鳄鱼长期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因此当养殖场水消毒不严,极易使鳄鱼患有各种感染性疾病,重者死亡。细菌性疾病是鳄鱼最常发生的疾病,因此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鳄鱼疾病防治

(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工作。

①当鳄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体质下降时,是造成细菌感染的诱囚,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鳄的抗病能力也是预防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②防止外伤的发生,可减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发生。

③选用优质饲料;选择健康无病的罗非鱼、鲢、鳙等鱼苗放养。

④鳄鱼种苗应选择健康无病、经检验合格的放养,繁殖培育。

(2)保持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这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①随时清除鳄鱼吃剩的饲料和排出的粪便。

②经常更换水池中的水,定期消毒,池塘定期洗刷,消毒。采用不断注换新水和循环用水,即对鳄鱼塘进行不断注换新水,保证池水清新。

③经常监测水质及水中细菌、真菌的生长状况,随时采取灭菌消毒措施。可定期用光合细菌、水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消毒除菌。

人工养殖鳄鱼疾病防治技术

1.萎瘪病

病因:水温偏低。鳄鱼虽然没有进入冬眠状态,但长时间水温低于23℃时,鳄鱼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体能不断消耗,躯体逐渐消瘦,这可能是发生萎瘪病的主要原因。

饲养池上方的保温棚,在寒冷天气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但天气转暖时,棚内气温较高而水温较低,以致鳄鱼喜欢上岸而不肯下水,同时由于棚内气温昼夜变化大,鳄鱼易感冒。

当温度由高向低变化且变化范围较大时,原先摄入的食物在体内滞积而诱发肠炎,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症状:初发病的鳄鱼食欲减退,喜欢上岸,继而不愿下水,停止摄食,成群堆集于池角;精神不振、反应呆滞,躯体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检查病鱼,剖解发现肝脏色淡,有淡黄色斑,肠道无食物或仅后肠有食物,肠内有气泡,肠壁充血。

防治:维持水温在25℃。鳄鱼池全池泼洒呋喃唑酮,使最终浓度为3毫克/升,每天1次,连用3天。此法对预防肠炎和低温期皮肤病的发生有明显效果。对发病个体,每只肌内注射盐酸庆大霉素注射液,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后鳄鱼能恢复摄食。加强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质,投喂适口饲料,增强体质,提高鳄鱼的抗病能力。

2.肤霉病

病因:是由水霉科中的水霉、绵霉和腐霉科中的腐霉寄生于鳄鱼所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4-5月份冬眠苏醒期,及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长期养殖在潮湿的室内的各种鳄鱼。

症状:体表病灶上覆盖有一层灰绿色或灰白色的菌丝,有覆盖着化脓性的分泌物,除去分泌物可见皮肤组织坏死、溃烂、发炎。严重者侵害牙齿、趾爪,常造成牙齿、趾爪脱落,病鳄鱼精神沉郁,食欲差,不愿活动。

防治: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硫酸铜疗法:用0.5%-1%的硫酸铜溶液浸洗病鳄鱼,然后用2%的硫酸铜溶液把患部清洗净,最后在患部皮肤上撒布高锰酸钾细粉。如果是口腔内感染,宜用克雷唑软膏外涂。

高锰酸钾清洗:用0.5%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患部,彻底清除病灶上的坏死物和覆盖物,然后外涂抗真菌药膏,每天1次至痊愈。

灰黄霉素内服:按10-15毫克/千克体重剂量,并加入复合维生素夹于条内喂服,不食者人工强制填喂。

此外,对饲养场地、水池及用具均用l%高锰酸钾溶液定期进行彻底消毒;防止鳄鱼互相咬伤,雄性鳄鱼不能共柄,必须分开饲养;保持水质良好,供应不发霉的饲料;治疗期间加服多种维生素。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鳄鱼疾病

>> 同类技术

  相关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按分类浏览

排行榜

热点聚焦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