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吻鲟也称匙吻白鲟,属鲟形目、匙吻鲟科,分布在北美洲,是美国特有的一种珍稀鱼类。20世纪60年代中期,匙吻鲟人工繁殖在美国获得成功。我国引进匙吻鲟养殖已有10余年的历史。1988年湖北省水产局首次从美国引进3000尾匙吻鲟鱼苗。1990年4月,其受精卵从密西西比河畔空运至我国,孵化培育,养殖获得成功。苗种成活率由开始时的不到10%,提高到60%以上。目前,匙吻鲟已推广到河南、安徽、福建、江苏、北京和天津等十多个省市养殖,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匙吻鲟的鱼肉为白色,味鲜而无腥味,与海产名贵鱼类箭鱼相似。匙吻鲟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美味佳肴,而且匙吻鲟的鱼卵,是国际市场上名贵的营养品—黑鱼籽酱的原料,所以匙吻鲟的经济价值非常高。由于匙吻鲟体型与一般鱼类不同,游动和摄食动作憨态可掬,因此,匙吻鲟还是一种名贵的观赏鱼类。
t>(l)匙吻鲟形态特征
匙吻鲟的体型和其他鱼类不同,吻部特别长,约占体长的 三分之一。匙吻鲟身体光滑,只在背部、尾鳍上叶及侧线上方+有小块状的细小鳞片。扁平,如桨状。眼小,视觉较差。口大,鳃耙长而薄,排列紧密,用于过滤食物,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骨骼大部分是软骨。有一个喷水孔和喷水腔。尾鳍分叉。
(2)匙吻鲟生态习性
匙吻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它栖息于水体中上层,寿命可长达30多年。属广温性鱼类,适温范围0-37℃,适宜pH6.5-8,水体溶氧要求达3毫克/升以上。食性似于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驯化,也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3)匙吻鲟繁殖习性
匙吻鲟的性腺成熟较晚,雄鱼7-9龄达到性成熟,雌鱼10-12龄性成熟,但成熟后大约要间隔3-5年才产卵一次,每次怀卵量大,成熟的卵巢占体重的15%-25%。成熟卵为灰黑色,卵径为2~2.5毫米。产卵季节在三月底至六月初,常产卵在淹没的砾石沙滩上。当水温达到10℃左右时,匙吻鲟开始上溯,随水温升高,上溯速度加快,当水温接近15.6℃时,如涨水的幅度和底质满足要求,便可产卵和排精,卵子受精后黏附在石砾或其他物体上孵化,水温在16℃时,大约7天左右孵出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