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草鱼出血病:主要发生对象为草鱼鱼种及1足龄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在水温高于20℃时流行,25℃~28℃为流行高峰。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广东等地的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3.锦鲤疱疹病毒病:主要发生对象为鲤鱼和锦鲤,发病水温为18℃~30℃,尤其在22℃~28℃易发生。河南、河北等地的主养区重点需防控。
4.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发生对象为淡水养殖鱼类,各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
5.链球菌病:主要发生对象为罗非鱼,广东、海南等地的罗非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6.鮰类肠败血症:主要发生对象为斑点叉尾鮰,急性流行水温18℃~28℃,鮰鱼集中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7.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发生对象为虹鳟,发病水温为8℃~15℃,鱼龄越小对该病越敏感。甘肃、青海等集中流水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8.白斑综合征:往年发生对象主要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今年有小龙虾养殖地发生疑似白斑综合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对虾主养区需加大防控,其他对虾养殖省份及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小龙虾主养区应密切关注。
9.罗氏沼虾白尾病:在罗氏沼虾育苗阶段易发生,广东、江苏等地的沼虾育苗区需重点防控。
10.小瓜虫病:各种淡水鱼、洄游性鱼类、观赏鱼类均可受其寄生,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浙江、江西、福建、重庆等地区需重点防控。
11.指环虫病:主要危害鲢、鳙、草鱼、鳗、鳜等,指环虫中多数种类的繁殖适温为20℃~25℃。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江苏、北京、天津、河南等地区需重点防控。
12.三代虫病:主要危害鲢、鳙、草鱼、鲤、鲫等多种淡水鱼和观赏性鱼类,三代虫的繁殖适宜水温为20℃左右。河南、天津、黑龙江等地区需重点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