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棚舍建设技术 猪场如何向批次生产模式转型?猪场转型批次生产模式的方法

猪场如何向批次生产模式转型?猪场转型批次生产模式的方法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棚舍建设技术研究室 有230人浏览 日期:2025-07-0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说的批次生产模式不少养猪人都不太了解甚至听都没听说过批次生产模式。小编今天和广大养猪人一起来聊聊这个批次生产模式,最关键是我们如何把自己猪场生产模式转型为批次生产模式。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批次生产?

  批次化生产就是将原有连续式管理模式每天或每周都有断乳、配种及分娩的工作,改为在集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生产工作,且间隔分明有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疫病传播,降低养猪的生物安全风险。

  批次化生产不是一个新技术,最早起源于20年前的欧洲家庭农场,由于平均每个猪场的存栏母猪数量较少,为了一次性获得数量较多的断奶猪而发明的生产技术,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自从2013年以来,猪流行性腹泻在全球流行起来,革新生产流程技术,降低疾病风险成为养猪业的头等大事。由此批次化生产技术逐渐受到引起人们的重视。


养殖场

  目前欧美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是采用的高效率批次生产的方式来运作的。拿德国来说,德国猪场批次化生产非常普遍,算是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工厂化养殖,人均母猪饲养效率达200头,人员工作不但效率高,而且还条理清晰,每周2天配种、1天防疫、2天分娩、1天母猪断奶上产床周转、1天休息,工作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去猪场搬砖了呢,每天上下班都是开车回家,员工彻底从猪场工作中解放出来。

  如何转型过渡?

  传统的按周生产并不是周批次,而是周连续生产。真正的批次生产不仅仅是对猪舍进行重新调整,还要对猪群进行大的调整,使得分娩、配种、断奶相对集中。由于连续生产的节奏难以打破,原来的猪舍是按车间进行布局的,要从传统的周连续生产方式导入到批次生产,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相比较而言,新建场实施批次化就要简单的多,最重要的是做好计划,根据批次化的大小和母猪群体大小,设计批次化生产的参数和流程。

  向批次生产过渡前应根据猪群和圈舍数量、类型设计适合本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根据批次生产的要求对各项生产参数(例如:年产胎次、年产批次、每批分娩母猪数、每批配种母猪数、每批后备母猪补充数、每批断奶仔猪数、每批保育下床数、每批育肥出栏数、各阶段栏舍数量等)进行设计。

  首先,后备猪提前入群,在过渡期最迟在130日龄入群,认真监测母猪发情表现,做好后备猪同期发情处理。

  其次,实施批次生产的断奶计划(数量、时间点),断奶之后要用血清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按计划间隔时间配种,这样全部母猪均可以按照批次生产计划运转。已经开始进入批次化生产的母猪群严格按计划周转,所生产的仔猪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转群。掉队猪做好健康管理,跟上批次化生产的节奏。两次仍赶不上批次的,淘汰。

  据猪OK网小编了解,从现实的生产角度出发,批次化生产主要有两种形式,即3周批和4周批,对于这两种形式的批次优化不外乎两点 :一是掉队猪如何处置,二是断奶发情率如何提高。对于先进个问题,可以优化烯丙孕素的处理程序,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提高烯丙孕素的质量。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猪场 配种 母猪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