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水产养殖技术 »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前要做什么准备,首先要从理论上了解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前要做什么准备,首先要从理论上了解养殖技术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采集部 有233人浏览 日期:2025-07-0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先进,资金,做什么生意,发展什么事业,都需要资金。 第二,食物问题,要先找到水蛭的食物,水蛭主食是螺蛳,要先找到充足的螺 先进,资金,做什么生意,发展什么事业,都需要资金。 第二,食物问题,要先找到水蛭的食物,水蛭主食是螺蛳,要先找到充足的螺蛳资源,再走下一步。 第三,种源,先把引种的地方联系好,别到了池子都建好了,找不到种蛭和幼苗。 第四,选址建池,场所尽量向阳一点,水蛭虽怕阳光直射,但并不代表他不需要阳光,光线也很重要,水产养殖在光线弱,水质偏凉的环境下,生长缓慢,这应该是基本常识了吧; 还有一点是最最重要的--水源,水源必须无污染,远离农药,水是水蛭生存最基本的条件。 接下来就是建池了,养殖模式很多,我见过最普遍的养殖模式是土塘跟网箱还有水泥池. 一:先说网箱,网箱怎么做法这个就不用说了吧,就是用60目网缝制成一个箱子固定在水里,但是还是强调一下,网箱宽度较好不要超过6米,长度因地制宜,看地形.选择网箱养殖水蛭的朋友,一般考虑的是防逃和方便捕捞。但是却忽略了最严重的问题,网箱养殖管理非常累人,不谈成本投资的巨大!就投饵料时候的辛苦,调控水质的麻烦(肯定调不好)。水产养殖,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网箱养殖的最大失败点,还是水弄不活,调节不好。螺蛳喂到网箱里,水蛭只吃螺蛳尾部的液体部分,人吃的硬头部分水蛭是不吃的。想产量提高,就必须有大量的饵料螺蛳,这样就决定池子是每时每刻都在受到螺蛳腐败而造成败坏!网箱,个体多,层次多,网眼小(水渍易布住),这样必定导致水质差,而个体水蛭长不大,产量低下。(然而,我并不是说网箱养不出高产!网箱的高产我是见识过的,当然,是几年来见识过的仅有的一次!)网箱成本大,真能养出多大效益的非常非常少。 二:水泥池,建完水泥池必须脱碱才可放养水蛭,建池可建平底池,就是跟水池一样,但是宽度跟网箱一样,也不要超过6米,道理是相同的,方便观察池中水蛭;也可建凹形池,宽3~6米,池子1~1.2米深,池底两旁用水泥灌出高30~40公分的沟岸,沟岸的宽度为50~80公分即可,中间留出深水沟,形成凹形池. 水泥池养殖水蛭,完完全全是一个装饰性的东西。出产量那完全是个笑话!水泥池养殖,一但密度高那么点(指亩产400斤产量的水蛭密度),就单单一个秋天的难关就肯定过不了,大批量死亡那是板钉钉的事情。何况,水泥池养殖,密度也高不起来!幼苗的时候,就拼命死亡,它还等不到秋天呢!选建造成本贵,花俏的不一定就能养的好(当然,你想唬人的话可以弄)。 三,稻田改造,土塘,池子大小因地制宜,池子深1.2~1.5米,长50~60米,宽5~10米,池内四周围起防逃网,网必须埋在水下的土层深挖30~40公分处,切勿将防逃网埋在水上的土层或者田埂上,水蛭的习性是打洞钻土,它喜欢在水面以上的土层打洞,如果防逃网埋在水上面,那到了秋后收获,找不到水蛭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防逃网必须在水下土层深挖30~40公分埋下,水蛭繁殖池内必须搭建平台,水蛭产卵是在高出水面20公分左右的小岛上产卵的,而不是在水里,平台大小根据养殖池面积大小,种蛭数量,再进行平台跟水面的比例。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