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链接 |
(一)影响密度的因素
较佳密度是相对的,不是绝对不变的。树种不同则密度不同, 因圃地土壤肥力、施肥量、氮磷饵的配比、作业方式以及苗期管理 等的不同,密度也会大不相同。 生长快、冠幅大的苗木密度应稀,反之,应密些。例如,针叶 树种要比阔叶树种的密度大些,云杉的密度要比落叶松大些,白蜡 和榆树的密度要比杨树大些等。
圃地施肥量多的、氨磷押配比较适宜的密度可大些,相反的密 度宜小些。 苗圃地的土壤肥力、气候和灌溉条件好的宣密些,条件差的 稀些。 苗木年龄不同,其密度也不同 一般培育二年生苗的密度要比 一年生的小,年龄越大密度越小。不经移植直接出圃造林的苗木密 度宣小,经过移植再出圃造林的苗木密度可大些。 苗床作业的密度一般比垄式作业的密度大,所以产量比垄作高。正因如此,床作的苗木质量不如垄作质量高。确定密度时必须考虑 苗期管理所使用的机器、机具,以便确定合适的行(带)距离。
(二)播种量的计算方法
播种量太大,不仅浪费种子,而且出苗过密,间苗费工 播种 量太小,产苗量低。为节约种子,提高经济效益,应科学计算播种 量。相关数据有 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的计划产苗量,种子净度, 干粒重,发芽势,种茵的损耗系数等。
推荐阅读:3公分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