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食用菌种培育技术 食用菌技术之滑子菇秋季出菇管理

食用菌技术之滑子菇秋季出菇管理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食用菌种培育技术研究室 有215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一、清理菇棚   分垛前3~4天,棚内地面用生石灰消毒,向棚内外喷一次杀虫剂,如速灭杀丁等菊酯类药物,棚内挂上黄板,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   二、菌棒分垛   开棒时间应按温度而定,早生品种棚内温度稳定在24℃以下,中生品种22℃以下,昼夜温差10℃~15℃。将污染的菌棒淘汰,垛与垛间隔20~30厘米,人行道60~70厘米宽。分垛形式有顺墙两头出菇的,有井字、三角形、双排等两头加中间出菇的,一般垛高5~10层。采取哪种形式摆放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催菇期   划棒膜后,喷一次高效绿霉净。地面空间多喷水,一般每天喷2次水,棚内相对湿度达到85%~90%,两天以后每天喷3次水(夜间有一次)水温越低越好。夜间加大通冷风量,白天适当封棚,拉大温差,刺激早出菇,使菇体达到商品要求。   四、出菇期   出菇期最适温度18℃~20℃,空气相对湿度85%~90%,大气干燥时要勤喷水,当幼菇体长到米粒大小时,不能直接喷雾菇体,以防冲掉幼菇,当菇体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及时增加喷水量,随着菇体的长大,喷水量逐渐增加。   五、转潮管理   当每茬菇采收后,保持空间相对湿度达85%~90%,以利菌丝恢复生长。二潮菇后可用喷雾器适量喷超级三十烷醇、丰产素、稀土、菇宝、滑子菇增产素等营养药。发现菇蚊蝇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食用菌专用生物药剂绿丹苦参。随着出菇期的延长,当棚内气温降到10℃以下时,菇棚应加盖两层塑料布,适当去掉遮阳物,增加光线,使棚内温度达到18℃~20℃,延长出菇时间,达到高产高效优质。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