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食用菌种培育技术 红托竹荪人工栽培

红托竹荪人工栽培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食用菌种培育技术研究室 有224人浏览 日期:2025-07-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红托竹荪是我国特产,厚味香,营养丰富,为上等“山珍”,每公斤干品外贸出口价值在50—80美元。有关红托竹荪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是:   1、菌种选择与制作 目前国内人工驯化栽培的红托竹荪品种较多,宜选用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且干品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而且还应选择接种一年可连收2~3年的品种。   原种和栽培制作配方:木屑或棉籽壳76%,麦皮20%白糖1%石灰粉2%过磷酸钙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料水比例为1:1.2, pH值5.5-6。料拌好后装瓶,要求下松上稍实中间打洞,置于1.5kg/cra2压力下灭菌2.5h,待培养基冷却至25℃时可接种,接完种置于22~24℃通风黑暗的培养室内培养70—80天后可用做扩大培养和栽培用。   2、栽培季节与场所选择 红托竹荪要求在偏阴湿环境下生长,栽培地应选择在海拔500~1000m的地区,时间,以2~5月、9~11月为宜,最适宜温度在20-26℃。   室内栽培采用地下或搭架两种方式,栽培架搭2~3层为宜,每层高60cra,宽1.3m。室外则选背阳处,土壤肥沃,半沙质酸性的田园地,无沙质土壤也可,但要另覆盖腐殖土加沙质土壤。栽培场所还应搭盖近全荫闭或全荫闭高2m的遮阳棚。   3、培养料的配制及处理 易腐烂的原料会使红托竹荪的菌蛋缺乏营养而萎蕾、死蕾,因此培养料要求新鲜、干燥。木材较好加工为长10~12cm规格。杂竹、毛竹片可砍为长50cm压裂后使用。培养料中的竹料比例应在30%以上,但竹丝、竹屑因保水性差不宜使用。原料下种前先用5%石灰澄清水浸6~7天,再用清水浸2天后清洗干净,使PH值降至6~6.5后捞起备用。也可用发酵法,让原料浸透水后堆成高1.2m,宽2m的发酵堆,覆盖薄膜,待中心温度高达65℃时翻堆,一般每7天翻1次,待原料腐熟呈褐色,无氨臭味便可使用。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