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中含有丰富的酶,其中有几种酶与蛇毒毒性关系较密切的,分述于下:
(1) 蛋白水解酶:有些蛇毒中含有两种以上的、有活性的蛋白水解酶,绝大多数的蛋白水解酶可凝固纤维蛋白原,蛋白水解酶可损害血管壁引起严重出血,组织破坏,甚至深达骨部,同时释放出组织胺,组织胺和缓激肽都能引起血压剧降至休克水平,它还使神经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影响神经功能,它对机体有害,但对毒蛇本身则是主要的消化酶。依地酸钠可抑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故在临床上蛇伤早期可用其5%溶液冲洗伤口。
(2) 磷脂酶A2(PLA2):蛇毒中所含的磷脂酶,以磷脂酶A2为主。它具有突触前神经毒作用、肌溶作用、心脏毒作用、溶血作用、出血作用、促凝、抗凝作用加温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降压作用、水肿作用等,不同的蛇种中的磷脂酶仅含其中少数的生理作用。
(3) 透明质酸酶:此酶存在于多数蛇毒中,以蝰科蛇毒含量为高。能溶解细胞与纤维间质的酸性粘多醣,破坏结缔组织的完整性,促使蛇毒从局部向周围组织扩散,扩大局部炎症,加深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