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果树种植技术 荔枝蝽的防治方法

荔枝蝽的防治方法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果树种植技术研究室 有206人浏览 日期:2025-07-0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内容提要: 荔枝蝽是果树害虫,别称荔枝椿象,为半翅目荔蝽科昆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也为害其他无患子科植物,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体盾形、黄褐色,我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荔枝蝽的防治方法吧!

荔枝蝽防治方法

荔枝蝽是果树害虫,别称荔枝椿象,为半翅目荔蝽科昆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也为害其他无患子科植物,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体盾形、黄褐色,我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荔枝蝽的防治方法吧!

荔枝蝽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荔枝蝽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体盾形、黄褐色,腹面被白色蜡粉,有臭腺,开口在胸部腹面中后胸交接处。卵圆球形,长2.5~2.7毫米,淡绿色,化前变为深灰色。若虫体色红黑相间。卵近圆球形,径长2.5~2.7毫米,初产时淡绿色,少数淡黄色,近孵化时紫红色,常14粒相聚成块。

荔枝蝽防治方法

生活习性

荔枝蝽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上浓郁的叶丛或老叶背面越冬。翌年3、4月恢复活动,产卵于叶背。5、6月若虫盛发为害。若虫共5龄,历时约2个月,有假死习性,多数在7月间羽化为成虫,天寒后进入越冬期。若虫和成虫刺吸荔枝和龙眼的嫩梢、花穗和幼果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如遇惊扰,常射出臭液自卫,沾及嫩梢、幼果局部会变焦褐色。

荔枝蝽防治方法

为害症状

荔枝蝽的成虫、若虫均刺吸嫩枝、花穗、幼果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其分泌的臭液触及花蕊、嫩叶及幼果等可导致接触部位枯死,大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甚至颗粒无收。

荔枝蝽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主要为人工捕捉,冬季低温时期(10℃以下)荔枝蝽受冷冻,不易起飞,突然猛力摇树枝,使越冬成虫坠地,集中烧毁,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2、化学防治:早春越冬成虫尚未大量产卵前,喷洒敌百虫液(800~1000倍),消灭越冬成虫。若虫期喷第2次药,大量消灭3龄若虫。虫口密度大的地区全面喷药,虫口密度小而开花果树又不多的地区,重点施药。大面积连片荔枝区,用飞机防治。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荔枝蝽防治方法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