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养蛇技术 【养蛇技术】养蛇技术之成蛇的饲养管理

【养蛇技术】养蛇技术之成蛇的饲养管理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采集部 有215人浏览 日期:2025-07-0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场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体重l千克左右的蛇10条,小蛇町适当多放养一些。饲料丰盛是喂养好蛇的关键。但蛇的食物基本都是鱼、黄鳝泥鳅、蛙、蜥蜴、鸟、鼠等。蛇的品种不同,所摄取的食物也不同。人工养蛇投放饲养活体动物饲料,如活体的大小鼠、青蛙、蟾蜍、泥鳅或小鱼类。为了保证大规模养蛇的需要,人工可养殖蚯蚓、黄粉虫、地鳖虫等昆虫,投食要广谱多佯化才能保证蛇的健康和成长。北方的蛇类出蛰时间在3月中、F旬。刚出蛰的蛇,开始半个月基本不进食,至4月份少量进食,可少量投喂,同时应备好夏季饵料。每周投饵1次,对已腐烂变质的食物应及时清除,以防食后中毒。蛇在冬眠至春末活动
期体力消耗大,这时应多提供些小动物给蛇采食。一般每月投食2次即可。盛夏和秋季,是蛇捕食、活动和生长旺盛季节。因此,要定期投放充足的食料,要求保证饲料干净,蛇能吃饱喝好,这样才能使蛇健康地生长繁殖。在蛇的活动季节,每周要投料1次,每月投食次数要增加到4~5次。入冬前必须供应充足的食物,每只蛇的投喂量为其体重的45%,以提供足够的热量过冬。蛇在冬眠期间停止摄食,在人蛰前或出蛰后15~20天基本不进食,产卵后7天内食量最大。天气炎热时蛇类的食欲减退。
蛇是变温动物,其体温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蛇的生活不利。它们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清明前后,温度范围在12~20℃时蛇类大都在暖和天气的中午出洞晒太阳取暖,初春的晚上气温仍然较低,蛇窝内必须保暖。初夏天气晴朗,气温15~18℃时,蛇在中午也喜欢出来短时间晒晒太阳。在白天出洞活动的多是公蛇或体质较差的蛇、有病的蛇。夏天暴雨之后的晚上,蛇几乎全部出洞活动。但遇阴雨闷热天气,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蛇在白天也偶尔出来活动或栖于洞口处乘凉。为解除盛夏酷热作准备,春季可在蛇园内种植花草、灌木或夏季搭盖遮阴棚为蛇遮阴,炎夏中午气温超过35℃时,应采取洒水降温措施。冬季寒冷时,蛇类等变温动物为了避开暂时的季节性恶劣条件,会随着气温下降而进行冬眠,此时蛇体进入麻痹状态,其心跳和血液循环减
慢,呼吸次数减少,肾脏浓缩尿液以保持水分,从而不至于危及生命。为了使养蛇安全过冬,越冬的蛇窝要建在向阳、通风、利于排水之处,北方寒冷地区要根据冻土层的厚度来安排蛇窝的保温土层厚度或加草保温,室内地面上可铺几层塑料薄膜,让蛇栖息其上或夹层中,使蛇窝内温度保持在5~10℃。空气干燥会影响蛇的生活,空气中的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上。在冬眠前,应供足食物以增加蛇体的营养贮备,为安全越冬创造良好条件。

还可采取下列方法保护蛇安全越冬。

①容器越冬法:在木箱里铺一层20厘米厚的细砂。把蛰眠蛇放一层在砂上,再铺细砂20厘米,再放一层蛇,如此反复,直到木箱装满盖好,然后把木箱置于O~2℃的窖内。第2年春暖时,把蛇箱搬人养殖地,让蛇爬出。

 ②钻孔修巢越冬法:在饲养场地,用铁杆钻深孔,让蝮蛇爬进洞内越冬,然后将洞口盖土20厘米。来年春暖除去覆土,让蛇自然爬出。

 ③挖坑堆石越冬法:在饲养场内,挖深1.5~2米的坑,内堆乱石、杂草等,待蛇爬进石缝冬眠后,再覆土20厘米,待到春暖后清除覆土,蛇会自然爬出活动。

 ④室内养殖幼蛇越冬法:室内安装几盏60瓦电灯泡,用膜包住或用电暖器控温。冬眠后的蛇类体质较弱,活动能力差,容易患病,应给予营养饲养,加强对病弱蛇进行人T护理,使越冬后的蛇类体质尽快复壮。此外,蛇场内应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例如蛇场、蛇窝需要经常打扫,进行清理、检查,及时清除粪便、换土、消毒,要注意养蛇场、室和蛇箱的卫生,清除动物尸体及食物残渣,发现病蛇应及时治疗或淘汰,发现死蛇立即清除。蛇的天敌很多,应防止进人蛇场危害。

(编辑:文锋)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