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蝎子养殖技术 【蝎子养殖技术】蝎病防治要诀

【蝎子养殖技术】蝎病防治要诀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采集部 有209人浏览 日期:2025-07-0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根据实践经验,在蝎子的养殖过程中,大致有四种病害,即黑腹病、体腐症、蝎虱病和干枯病,应及时对症预防和治疗。黑腹病:症状是腹部发黑,粪便异常,用手指一压,可从腹中排出一种污泥样的黑浊水。蝎子白天不出窝,活动迟钝,不吃根据实践经验,在蝎子的养殖过程中,大致有四种病害,即黑腹病、体腐症、蝎虱病和干枯病,应及时对症预防和治疗。

黑腹病:症状是腹部发黑,粪便异常,用手指一压,可从腹中排出一种污泥样的黑浊水。蝎子白天不出窝,活动迟钝,不吃食。此病一般发生在秋季或早春,因温度低,湿度大,体内水分过多,而引起消化不良。合理增高温度,降低湿度,可防止该病发生。

体腐症:症状是腹部膨胀发黑,不进食,不出入活动,继而腐烂,生成粘液,大量死亡。这是由于饲料、水不干净或变质所致。可用抗菌类药物、利特灵、酵母片等少量进行治疗。但重要的是保持环境与饮食卫生,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蝎虱病(又叫蝎螨):症状是蝎极度不安,步足、胸腹处潜伏着黄粉粒状的螨虫。此病能慢慢将蝎折磨致死。这是由于蝎窝湿度过大或投放的土鳖虫带有螨虫所致。可用1%的漂白粉溶液和3.5%的高锰酸钾对蝎室喷洒消毒,也可用4?5%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

干枯病:症状是蝎子尾部发黄,前腹扁平,全身无光泽。这是由于长期缺水所致。只要平时注意供水,并使蝎房(窝)湿度适中,即可避免。

对以上四病,关键是搞好预防,详细做法是:把土霉素、食母生(酵母)、抗菌优、大黄片(兽药店有粉剂出售)每次各3~5克研成细末,拌在喂黄粉虫的麦麸中;同时养蝎户可将根据自己的养蝎量所饲喂的黄粉虫,分成5份,以其中一份喂上述药,其余4份黄粉虫暂时不喂药。一般每公斤黄粉虫每次拌药总量不超过20克。吃了拌药饲料的黄粉虫,体内就会含有各种药的成份。每隔7~10天用含药的黄粉虫喂一次,平时仍用不喂药的黄粉虫喂蝎,这样就能起到防蝎病的作用。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