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蛇酒的制备方法,拟另作介绍。下面着重谈的,是中医或民间在各方面应用蛇干的情况,间或提到一些中成药。
1.风湿性关节炎
五步蛇干60 g,金钱白花蛇干1条,徐长卿10 g,五加皮15 g,木瓜20 g,淫羊藿10 g。若上肢痛,加桂枝1Q g,威灵仙10 g;下肢痛加牛膝10 g;腰痛加杜仲10g。上述各药放人瓶中,以60度以上粮食白酒盖过药面,泡1个月以上。每日早晚各饮1次,每次饮l。2汤匙。

又方:蛇干研粉,每天服2次,每次服O.5 g,或用虎斑游蛇干的粉,用量为前者的2~5倍。
又方:银环蛇干15 g,独活9g,威灵仙9 g,当归10 g,鸡血藤30 g,赤芍12 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类风湿性关节炎
五步蛇干30g,地龙(蚯蚓)干30 g。共研末等分成4包,每天服l包,重症加倍。若加地鳖虫、僵蚕各9 g,蜈蚣1条,研末后等分于各包中,疗效更佳。
又方:白花蛇l条,炮芽皂12 g,荆芥炭、当归、生川乌、生草乌、甘草各9 g。将各药用1 500ml 50度白酒浸泡7d饮用。每晚临睡前服1次,每次10 ml。
3.坐骨神经痛
五步蛇干、全蝎、蜈蚣各9 g,焙后研末,等分为9包。先进天上、下午各服l包,以后每天1包。全部服完为一疗程。
又方:白花蛇、全蝎、蜈蚣各等量,研粉。口服。先进天每次服5。6 g,日服2次,以后每天上午服1次,每次5~6 g,7d为一个疗程。
4.小儿惊风及破伤风所致的筋脉拘挛
五步蛇干(酒浸去皮、骨)、乌梢蛇干(酒浸去皮、骨)、蜈蚣(酒炙)各30克,共研细末,分装成每包6 g,每日吞服2~3次,每次用温酒送服1包。或将以上各药,加水2碗煎至1碗,分两次服用。
5.破伤风,凡口噤不开,口眼埚斜而肢体痉挛者
蝮蛇(醋炙)配地龙、天南星等量,共研末,面糊为丸,生姜酒吞,并食稀葱白粥,令发汗。
又方:白花蛇、乌蛇、蜈蚣各等量,研粉,口服,每次3 g,温开水送服,日服2次。
又方:乌梢蛇9 g,白花蛇9 g,蜈蚣l条,水2碗煎汤1碗,分2次服。
6.风瘫,疠风,遍身疥癣
五步蛇干6 g,天麻9 g,薄荷6 g,荆芥9 g,共研为末,以酒、蜜调成膏后分两次服。
7.恶疮疥癣,皮肤瘙痒,破伤风及惊风抽搐
五步蛇干3~9 g,研末后用开水送服。
8.荨麻疹、慢性湿疹、皮炎等引起的皮肤瘙痒
乌梢蛇干15 g,蝉蜕6 g,防风、荆芥、白芷、赤芍、当归、黄芩、柴胡各10 g,黄连、甘草各6 g,水煎温服令发汗。
9.皮肤瘙痒、荨麻疹瘙痒、女阴瘙痒等症
乌蛇止痒方:乌梢蛇干及蛇床子、牛黄、当归、丹皮、参须、防风、苍术等。
皮肤瘙痒,中医一般将它归于风证。中医理论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方中乌梢蛇、蛇床子补益肝肾、搜风止痒;当归、参须补益气血;湿疹为内湿所致,牛黄、苍术健脾燥湿,当归补阴养血,丹皮凉血活血,从而能治瘙痒性皮肤病。广州中药一厂的“乌蛇止痒丸”即据此方。这一丸剂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10.黄癣
五步蛇干、蝉蜕各45 g,共研末,每日服2次,每次吞3 g。吞时,以下列药煎汁送服:薪莶草15 g,苍耳子15 g,白英30 g。连服2周。
11.干湿癣
乌梢蛇干(酒浸,去皮、骨,炙)30 g,干荷叶15 g,枳壳(去瓤,麸炒)3 g,共研为末。蜜调,每日2次,每次服10 g。
12.麻风(结核型)
五步蛇干焙后研末,每次用黄酒送服6~9 g,连服数天,每次均令睡发汗。服药期间需大量饮用开水,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l 000 ml。
又方:乌梢蛇(去皮、骨,酒蒸)、地骨皮(去土)、山栀、白芷、制草乌、白附子、胡椒各等分。共研细末,加入枫子油60 IIll拌匀(无枫子油可用桃子肉150 g)和为丸,如梧桐子大。饭前服,每次30~40丸,日服3次。用温酒送下。 ’
又方:蝮蛇l条,去头和内脏,焙干研粉,每晚睡前服5—10 g,黄酒送服,服药期间大量饮水以解毒。 ‘
13.麻风,皮肤癣疮,惊风,癫痫
乌梢蛇干焙燥研末,每日服2次,每次服lO g。
14.脑风头痛及偏头痛
五步蛇干、天南星各30 g,石膏及荆芥各60 g,地骨皮8 g,共研为末。一日服用3次,每次3 g,用温开水送服。
15.骨结核、关节结核
乌梢蛇干炒黄,研末,备用。每天用量:先进周早、晚各吞服1 g,第二周早、中、晚各服1 g,第三周早、晚各服1.5 g,第四周早、中、晚各服1.5 g,第五周早、晚各服2 g,第六周早、中、晚各服2 g,第七周早、中、晚各服2.5 g。
16.骨结核,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
杀死虎斑游蛇,去肠杂后焙干研末,每天吞服1.5~4.5 g,连续服之。
17.儿童颈淋巴结核,肺门淋巴结核
蝮蛇l条,香油500 ml。香油装于瓷罐内,将蛇放人罐中浸泡,密封,埋地下100d后取出,晒半干。捣成膏,外敷患处。
又方:乌梢蛇去头、皮、内脏后,焙干研末,炼蜜为丸,每日服2。3次,每次服10g。
18.结核性瘘管
赤链蛇杀死后,置瓦上焙枯后研末,瓶储之备用。用时以皮纸捻药末插入瘘管,外贴膏药或敷料,对于溃疡面则以此粉末撒溃疡处,再贴敷料。每l~2d换药1次,直到痊愈。
19.小儿麻痹症及恢复期
灰鼠蛇5 g,当归9 g,黄芪30 g,桂枝9 g,威灵仙6 g,木瓜9 g,水煎服。
又方:五步蛇去头及尾,焙干研末,每日服2次,每次服3 g。
20.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金钱白花蛇干1条,剁碎,用粮食白酒500Inl浸15d后饮服。每晚1次,每次15mL.
又方:五步蛇60 g(去皮、骨,酒浸,炙),何首乌120 g(去皮),牛膝120 g,威灵仙、荆芥穗、旋覆花各60 g。将诸药捣罗为散,每晚睡前用温酒15~20 llll送服3~5 g。
又方:灰鼠蛇干10 g,黄芪50 g,当归10 g,桃仁9 g,红花6 g,地龙9 g。水煎2次服,每日l剂。 .
又方:银环蛇干20 g,当归15 g,黄芪50 g,蜈蚣10 g,地龙9 g,赤芍15 g。水煎分2次服。
又方:乌梢蛇干1条,羌活15 g,白芍15 g,秦艽15 g,独活12 g,桂枝12 g,川乌12 g,巴戟12 g,防己12 g,松节12 g,黄芪20 g,狗骨30 g。用50度白酒5 000 Tnl浸泡3个月后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20 ml。
21.麻痹、筋骨疼痛(孕妇禁用)
五步蛇干、怀牛膝各30 g,虎骨胶6 g,丁香、独活、乌药各9 g,肉桂、川断、桂枝、没药各12 g,陈皮、青皮、枸杞、苍术、赤芍、杜仲、生地、木香、补骨脂各15 g,狗脊、海风藤、地枫、当归、油松节、千年健各18 g,木瓜、红花、晚蚕沙各24 g,共研碎,装入布袋,用粮食白酒15 000 ml浸,小火煮15 min,去渣,趁热加入冰糖200 g令溶。每日服2次,每次30 ml。
22.风湿关节痛,四肢拘挛,屈伸不利
乌梢蛇干、炮白附子、熟附子、天麻各60g,炙全蝎、炒羌活、炙乳香、炙僵蚕各45 g,苦参300 g,槐花240 g。共研为细末,加水煎熬,煎到味尽,去渣,合并滤液,浓缩,再加生姜汁、白蜜各500 g,同煎成膏。每日2次,每次空腹用温酒送服2匙。
23.红白痢
取1条重约250 g的银环蛇,除去头、皮、内脏后切成段。蛇段和250 g大米一起在锅中炒至微焦,在瓶中密封备用。服时每次吞此混合物50 g,每日3次。
24,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
用五步蛇(或金钱白花蛇)干1条,50度以上粮食白酒500ml,泡7 d。每日服2次,每次1杯。 或上述蛇干研粉服。每日2次,每次服1~2 g。 或取上述蛇干加水煎服,每剂3—10 g。
又方:灰鼠蛇干10 g,独活9 g,桑寄生15 g,当归15 g,黄芪20 g,木瓜9 g,威灵仙9 g。水煎服,每日1剂。
又方:金环蛇1条,眼镜蛇1条,乌梢蛇l条,用50度白酒l 000 ml,一同浸泡,浸10d后可饮。每次饮30 lnl,每日l~2次。可视个人酒量增减。
25.骨关节结核
乌梢蛇干1条,浸于500 rIll 50度以上粮食白酒中。l周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1小杯。
26.儿童体虚脱肛,妇女子宫脱垂
乌梢蛇或蝮蛇1条,焙干研末。每日服2次,每次3~6 g。同时服用中药方剂“补中益气汤”。
27.背痈(搭背),瘰疬
蝮蛇1条,杀死后放人瓷罐,加香油500 g,封口后埋土中经3个月,取出晒至半干,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
28.口疮
五步蛇干研末,每日服1~2次,每次以乳汁调服3~6 g。
29.痘疹,余毒上攻,目不辨人
蝮蛇l条焙干,加适量天花粉共研为末,置羊肝内,煮熟连汤食用。
30.脉管炎
乌梢蛇20 g,附子20 g,赤芍15 g。浸500ml白酒中,2d后饮酒,每次10 ml,每日2次。
31.下疳、便毒及骨节痛
蝮蛇干3 g,川芎3 g,大黄6 g。研细粉末。每服12 g,温酒送服,日服1次。
(编辑: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