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蝎子养殖技术 【蝎子养殖技术】全蝎加工方法改进

【蝎子养殖技术】全蝎加工方法改进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采集部 有206人浏览 日期:2025-07-0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全蝎来源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iiKarsch的干燥全体,具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按1990版《中国药典》规定,全蝎产地加工时将其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这样全蝎商品规格就全蝎来源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iiKarsch的干燥全体,具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按1990版《中国药典》规定,全蝎产地加工时将其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这样全蝎商品规格就有淡全蝎和盐全蝎两种。因盐全蝎不易发霉,轻易贮存,因此商品全蝎大部分为盐全蝎。但是,目前应用时大部分不漂去盐而直接应用,不仅用量不准确,浪费药材,而且煎出的汤剂味道也太咸,不利于服用;再者盐全蝎直接应用,也影响全蝎的功效。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全蝎的加工方法进行改进。

全蝎自古就有很多炮制方法。宋代有炒制、炙制、制炭、火炮制、焙制、火监制、醋制、米炒制、酒制、药汁制、姜制等。明代有了盐水炙全蝎。清代开始用土炒全蝎,应用时大都微炒为末。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汤润去土,微炒为末”的记载。可见自古人们就认为全蝎有毒,应微炒应用,并且有记载:“有用尾者,谓之蝎梢,其力尤紧。”蝎尾与蝎身应区别应用,生品直接应用的不多。

沿袭至今,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采用盐制品并且大都在产地进行加工;某些地区微炒焙制。近代研究也表明,全蝎有毒,其毒性成分是蝎毒素,是一种类似毒神经毒素的毒性蛋白,其含硫量较蛇的神经毒素为高,能使呼吸麻痹,炒制后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可使毒性成分降低。这和古人炒制应用的看法是吻合的。近代还有研究表明,全蝎入煎剂的功效逊于研末吞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全蝎的加工方一法应改进为以下方法为妥,按1990年版《中国药典》的加工方法制得盐全蝎后,药房应用时用冷水或温热水漂至无咸味,日晒夜晾至干,再微炒研末制成蝎粉,调配处方时用蝎粉配付或装入空胶囊中直接吞服,用量以0.6-1.0g为宜。这样不仅可以准确把握用量,节省药材;而且服用方便,也能更充分发挥全蝎的功效。另外通过微炒既可以使全蝎的毒性成分降低,也便于全蝎粉碎,此法明显优于传统炮制方法。另外本品有毒,内服时应少量递增为佳。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