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瘀血阻滞常表现为身体特定部位的疼痛,而且痛处固定,一般以刺痛为主。那你是这种淤血体质的人吗?如果是就要多注意哪些是活血化瘀的食物了。天天营养网小编接下来就为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活血化瘀的食物。
体内瘀血阻滞的表现
(1)体内瘀血阻滞常表现为身体特定部位的疼痛,而且痛处固定,一般以刺痛为主。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胸痛、胸闷、心悸、肢体发凉、麻木、疼痛、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
(2)在体征上可见面色发黑、没有光泽;口唇、舌头颜色紫暗;皮肤干枯、粗糙、脱屑、瘙痒;体内有肿块,疼痛且长期不能缓解。
(3)对于瘀血体质的人要尽早引起重视。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须调节饮食、加强锻炼、控制危险因素,目的是防止进一步发展。
10种活血化瘀的食物,可有效缓解淤血症状
1、黑木耳
没有想到黑木耳是活血化瘀的食物吧,它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而且还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活血化瘀的食物当属黑木耳不可的原因,还有就是它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2、洋葱
洋葱辛温,归肺、肝经,而且也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的食物。洋葱有温阳活血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呢。洋葱含有的前列腺素A是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而它含有的葱蒜辣素能抗血小板聚集,因而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与血液黏稠度,并且有效降低血压。
3、生姜
生姜性温、味辛。姜有促进血液循环、健脾和胃、杀菌解毒的作用。所以中医认为生姜也是活血化瘀的食物。研究表明生姜能降低胆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预防心脑血管梗塞。
4、大蒜
《本草纲目》里说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大蒜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还能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由此可见它也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的食物。
5、鱼
无论是深海鱼、浅海鱼,还是淡水鱼都含有对抗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EPA、DH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吃鱼有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功效,也是一种很好的活血化瘀的食物。
6、西红柿
西红柿含有多种活血化瘀的成分。果胶可降低胆固醇;黄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围的黄色胶状物质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循环。所以你不要说平时没有吃过活血化瘀的食物,西红柿你肯定吃过的。
7、山楂
山楂其实也是活血化瘀的食物哟,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食鉴本草》里说它能“化血块、气块、活血”。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气活血散瘀的功效,所含的黄酮类物质能舒张外周血管,具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扩张冠状动脉、降脂、强心。
8、醋
调味品醋也是活血化瘀的食物,它味酸苦、性温,归肝、胃经,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解毒疗疮的功效。《本草求真》里说“醋主敛,故书多载散瘀解毒、下气消食。”用于瘀血所致胃腹疼痛、食欲不振、吐血、便血。但外感者忌食,且醋不宜与茯苓同吃。
9、黄酒
黄酒是端午的标配,它更是一种活血化瘀的食物,而且还有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的功效。《医林纂要》里说它“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本草纲目》说“老酒和血养气、暖胃辟寒;烧酒消冷寒气、燥湿痰、开郁结”。不过阴虚、失血及湿热重的人忌饮。
10、玉米油
玉米油内含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酸,而且对于调节血脂、软化血管、防止血栓形成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所以玉米油当仁不让的是活血化瘀的食物。玉米油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于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也有一定作用。
按摩搭配活血化瘀的食物,效果更棒哟!
上面为大家讲述了很多有关活血化瘀的食物的知识,现在要为你介绍的是活血化瘀按摩的方法。从头走足、行于下肢外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与内脏存在着密切关系,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故手、足都有全身各部反射区,足底又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因此经常按摩四肢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其具体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1、三阴交
(1)位置: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而且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2功能: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对不孕、痤疮、脱发、脂溢性皮炎、黑变病有效。
(3)方法:直刺1~1.5寸,并且可灸。
血海
(1)位置: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需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2功能:调和气血、散风祛湿,适用于湿疹、荨麻疹、蝴蝶斑、斑秃、面部色素沉着。
(3)方法:可直刺0.8~1.5寸,并可灸。
2、合谷
(1)位置:位于手背先进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取穴时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
(2功能:疏风清热,能通络、润面泽颜,对头面五官疾患、痤疮、荨麻伴侣、风疹有效。
3、曲池
(1)位置: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2功能:祛风解表、调和营卫、除疹止痒,可用于瘾疹、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痤疮。
(3)方法:直刺0.8~1.5寸,并且可灸。若治荨麻疹配伍足三里、隔腧、血海效果更好。
5、足三里
(1)位置: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处开1横指;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
(2功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对虚劳羸瘦、面部皱纹、面色萎黄、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3)方法:直刺0.5~2寸,且可灸。若配曲池可治荨麻疹。
人站立或坐着时的血液容易蓄积下肢,导致全身循环不畅,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乏力、肿痛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的腿脚乏力会导致平衡能力减退。每天逆向按摩腿部可疏通整个腿脚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有效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使四肢协调能力增强,还能减少老人跌伤的几率。
结束语:其实我们生活中吃了不少活血化瘀的食物呢,每一样食物都有它的作用,所以我们摄入食物的时候较好吃的物种多样一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