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龙虱养殖技术 宁夏南华山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

宁夏南华山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养殖致富研究部 有209人浏览 日期:2025-07-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宁夏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1′~105°44′,北纬36°20′~36°33′,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26.4km,宽约19.2km,总面积为20100.5hm2。

南华山自然保护区是黄土高原西部的重要绿岛,是黄土高原周边山地与青藏高原边缘带物种传播廊道上的重要结点,兼具原始性与次生性,孕育了丰富的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阔叶林、落叶灌丛、草原、草甸、沼泽、人工植被等6 个植被型、20个植被群系、21个群丛。南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总面积1.53 万hm2,主要森林病虫害有中华鼢鼠、落叶松红腹叶峰、天牛、小蠹、尺蠖、芫青、落叶松球蚜、沙棘木虱等。其中五桥沟和灵光寺落叶松人工林区落叶松红腹叶峰和球蚜的危害较重。

1 南华山落叶松主要种类

南华山落叶松主要以华北落叶松为主。华北落叶松,乔木,高达35m,胸径60~90cm;幼树树皮深褐色,裂成鳞片状块片,老树树皮灰色、暗灰色或灰褐色,纵裂成鳞片状剥离,剥落后内皮呈紫红色;枝斜展或近平展,树冠卵状圆锥形。

2.. 落叶松主要病虫害

2..1 落叶松球蚜

落叶松球蚜是球蚜科昆虫的1种。寄主植物为云杉、落叶松。分布于南华山落叶松人工林区,主要为害10~20年生幼树。威胁树木的高生长,严重时可降低当年落叶松高生长的40%。落叶松球蚜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史需要2年,是多型态昆虫,包括各个不同的虫型:干母、瘿蚜、伪干母、有性蚜。

落叶松球蚜防治方法:①造林时,避免云杉和落叶松混交。7月,在云杉上的虫瘿开裂之前,可剪除虫瘿烧毁。②5月上中旬,第1 代侨蚜若虫期,可用植物杀虫剂1.2%苦参碱·烟碱乳油800~1000 倍液,600~7509/hm2防治;或者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50~2709/hm2防治(该药剂对蜜蜂安全);在已经郁闭的落叶松人工林内,可施放杀虫烟剂,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2 落叶松叶蜂

南华山主要分布于落叶松人工林地,主要为害落叶松。以幼虫食害叶片,常将针叶吃光;成虫产卵时刺伤嫩梢皮层,致使枝梢弯曲枯萎,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落叶松叶蜂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增强树势,减少为害;幼龄幼虫群集叶上时,可采取人工捕捉方法。(2)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幼虫期可喷洒0.5~1.5亿孢子苏云金杆菌。(3)化学防治。幼龄幼虫期可喷洒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 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使用ddv插管烟剂均有很好效果[养殖网:www.nczfJ.com/]。

3 南华山落叶松病虫害严重的发生的原因分析

3.1 营林措施错误

 20世纪70年代,南华山营造了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林,当时虽然注重了林分的混交,但由于气候和立地条件的影响,阴坡基本是落叶松纯林。在以后的林分改造中,错误地栽植了大量的云杉,为落叶松虫害提高了合适的越冬寄主和危害林分,森林环境条件非常适合落叶松叶峰、球蚜等虫害的繁殖发展,造成了落叶松林分病虫害的大发生。

3.2 苗木检疫技术落后,预防措施不到位

 2000 年后,南华山实施了大面积的造林,调运大量苗木造林,由于苗木检疫技术落后、预防措施不到位等,从森林病虫害疫区调运了部分苗木,使一些病虫害传入南华山林区,如:落叶松叶峰、云杉叶象等。

3.3 防治措施不当

南华山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期,人们过于注重防治效果,因此超剂量地使用了含硫、磷等有机农药,不但杀死了害虫,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一重益鸟,使病虫害的天敌数量巨减,失去了对病虫害的生态自我控制能力,因此一旦发生森林病虫害极易成灾。

综上所述,南华山落叶松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总方针,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搞好封山育林工作;(2)加强育苗消毒处理;(3)保护天敌;(4)营造混交林;(5)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参考文献

1 解玉发,王文华,张欣,刘芙,刘炳友.长白落叶松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

(责任编辑禾初)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